2025-10-23
计算机基础
0

目录

先搞懂:传统分区为啥这么 “死板”?
LVM 核心:3 个概念,用 “木工做抽屉” 讲透
1. 物理卷(PV):做抽屉的 “原材料”
2. 卷组(VG):放木板的 “工作台”
3. 逻辑卷(LV):能伸缩的 “抽屉”
LVM 到底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?
场景 1:C 盘满了,不用重装系统扩空间
场景 2:多块硬盘 “合并” 用,不用单独管理
场景 3:服务器灵活调整业务空间
普通人怎么用 LVM?其实很简单
以 Linux 安装为例(Windows 类似):
总结:LVM 的核心就是 “灵活”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?电脑 C 盘快满了,想把 D 盘的空间挪一部分过去,却发现只能格式化重装;新买了一块硬盘,想把它的空间和旧硬盘 “拼起来” 用,系统却不认 —— 这些麻烦,其实都能靠 LVM 解决。

今天咱们不用复杂术语,就用 “做抽屉” 的例子,把 LVM(逻辑卷管理)讲明白。

先搞懂:传统分区为啥这么 “死板”?

平时我们给电脑分 C、D、E 盘,就像给柜子钉死的抽屉:

  • 每个抽屉(分区)大小固定,比如 C 盘 50G、D 盘 100G;
  • 抽屉满了只能删东西,没法从隔壁抽屉 “借” 空间;
  • 想加新抽屉(比如新硬盘),只能单独用,没法和旧抽屉合并成一个大空间。

这就是传统分区的问题:空间一旦划分,就像被焊死的铁盒子,没法灵活调整。而 LVM,就是给这个 “铁盒子” 装了个 “伸缩机关”。

LVM 核心:3 个概念,用 “木工做抽屉” 讲透

LVM 其实就是把 “固定抽屉” 改成 “可伸缩抽屉”,核心靠 3 个 “部件”,咱们对应木工活理解:

1. 物理卷(PV):做抽屉的 “原材料”

物理卷就是你电脑里的硬盘本身,或者硬盘上的某个分区 —— 相当于木工手里的 “木板”。

比如你有一块 100G 的旧硬盘、一块 200G 的新硬盘,这两块硬盘就是两个 “木板”(PV)。

不管木板原来多大,只要标记成 “PV”,就成了 LVM 能用的 “原材料”。

2. 卷组(VG):放木板的 “工作台”

卷组是把多个 “木板”(PV)拼起来的 “工作台”—— 不管你有 1 块还是 10 块硬盘,只要做成 PV,都能堆到这个工作台上,变成一个 “整体空间池”。

比如把 100G 和 200G 的 PV 放进工作台(VG),这个工作台就有了 300G 的总空间,你再也不用管 “这部分空间来自哪块硬盘”,只需要知道 “工作台里还有多少空间能用”。

3. 逻辑卷(LV):能伸缩的 “抽屉”

逻辑卷就是从 “工作台”(VG)里切出来的 “抽屉”—— 这个抽屉和传统分区最大的区别是:能随时变大或变小

比如你从 300G 的工作台上切 50G 做 “C 盘”(LV),切 100G 做 “D 盘”(LV),剩下的 150G 留在工作台上备用。后来 C 盘满了,直接从工作台的备用空间里 “切 20G” 加给 C 盘,不用删数据、不用重装系统,C 盘瞬间就变成 70G—— 这就是 LVM 的核心魔力。

LVM 到底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?

用 3 个真实场景带你感受:

场景 1:C 盘满了,不用重装系统扩空间

传统分区里,C 盘满了只能靠 “搬家”(把文件移到 D 盘)或 “重装系统重分区”。

有了 LVM,只要你的 “工作台”(VG)还有剩余空间,直接给 C 盘(LV)加空间就行 —— 像给气球打气一样简单,数据还不会丢。

场景 2:多块硬盘 “合并” 用,不用单独管理

比如你有两块 1T 的硬盘,传统方式下只能当 “D 盘 1T”“E 盘 1T” 用,存大文件(比如 4K 视频)时还得考虑 “文件能不能装下一个分区”。

用 LVM 把两块硬盘做成 PV,加入同一个 VG,就能切出一个 1.8T 的大 LV 当 “视频盘”—— 不管文件多大,只要不超过 1.8T,直接存就行,不用管它存在哪块硬盘上。

场景 3:服务器灵活调整业务空间

比如公司服务器上,“数据库” 一开始用 50G,后来数据多了要扩到 200G;“文件存储” 一开始用 200G,后来用不完想缩到 100G—— 有了 LVM,不用停机、不用迁移数据,几分钟就能调整好空间大小。

普通人怎么用 LVM?其实很简单

很多人觉得 LVM “技术复杂”,但实际上现在主流系统(比如 Linux、Windows 10/11 专业版)都支持 “安装时直接启用 LVM”,不用手动敲命令:

以 Linux 安装为例(Windows 类似):

  1. 选择 “自定义分区”,找到 “启用 LVM” 选项;
  2. 把你要用到的硬盘(或分区)标记为 “物理卷(PV)”;
  3. 创建一个 “卷组(VG)”,把刚才的 PV 加进去;
  4. 从 VG 里切出需要的逻辑卷(LV),比如 “/ 根目录”“/home 用户目录”,就像分传统分区一样;
  5. 后续想扩空间,在系统设置里找到 “逻辑卷管理”,选要扩容的 LV,直接加空间就行(图形化操作,不用记命令)。

就算你是电脑小白,安装时勾个 “启用 LVM”,后续管理空间都会轻松很多。

总结:LVM 的核心就是 “灵活”

传统分区是 “钉死的抽屉”,LVM 是 “可伸缩的抽屉”—— 它不改变硬盘本身,只是通过 “原材料(PV)→工作台(VG)→抽屉(LV)” 的逻辑,让磁盘空间从 “死板的铁盒” 变成 “可捏的橡皮泥”。

不管你是个人用户想解决 “C 盘满了” 的烦恼,还是需要管理多块硬盘的服务器,LVM 都是那个能帮你 “省时间、少麻烦” 的工具 —— 下次装系统,不妨试试启用它~

本文作者:司小远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